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权威的哲学基础是 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键依据。以下是具体分析:
哲学基础指哲学中关于 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
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观点由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阐述。基本问题构成
- 本体论问题: 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主张意识或精神是第一性。
- 认识论问题: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即能否通过意识正确认识物质世界。
根据对基础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 唯物主义:
以物质为第一性,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如马克思、恩格斯)。
- 唯心主义:以意识或精神为第一性,注重主观体验对世界的解释(如柏拉图、黑格尔)。
权威性依据
该定义及划分在哲学史上具有高度权威性,被广泛接受为哲学学科的核心框架。恩格斯的表述进一步确立了其理论地位,成为现代哲学分析的基础。
综上,权威的哲学基础聚焦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通过这一根本问题推动哲学对世界本质、知识来源及人类认知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