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工科试验班作为中国高校推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首批实施高校与时间
- 北京科技大学于2010年成立高等工程师学院,启动工科实验班,作为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其他高校的起步时间
-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原钱学森班)成立于2007年,2015年更名为“工科试验班(钱学森班)”。
- 华东理工大学:2020年新增“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两个工科试验班。
培养模式与目标
- 工科试验班普遍采用“1+3”培养模式,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注重跨学科知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近年改革与发展
- 新工科试验班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课程体系、招生选拔、产教融合等方面不断深化。例如,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工科试验班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综上,工科试验班最早始于2010年,后续多所高校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扩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