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汉字描述年龄的称谓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和传统文化,以下是常见的年龄称谓分类整理:
一、0-1岁
襁褓:未满周岁
汤饼之期:婴儿期
二、1-3岁
孩提:2-3岁
三、3-7岁
垂髫/髫年:女孩7岁
四、7-13岁
总角:幼年泛称(8岁换牙开始)
豆蔻年华:女孩13岁(豆蔻初开)
五、13-15岁
舞勺之年:女孩13岁
六、15-20岁
及笄之年:女孩15岁(插笄礼)
舞象之年:15-20岁
七、20-30岁
弱冠:男子20岁(成年礼)
而立之年:30岁(确立人生方向)
八、30-40岁
不惑之年:40岁(无所畏惧)
九、40-50岁
知命之年:50岁(接受命运安排)
十、50-60岁
花甲之年:60岁(甲子循环)
十一、60-70岁
耳顺之年:60岁(听得进逆耳话)
十二、70-80岁
古稀之年:70岁(杜甫诗句)
十三、80岁以上
耄耋之年:80岁以上(高寿)
期颐之年:100岁(长寿)
补充说明
特殊称谓:如“弱冠”特指20岁,“而立”特指30岁,均以数字+名词形式固定
文化内涵:部分称谓如“豆蔻年华”源于植物特性,“弱冠”与冠礼相关
以上称谓多见于古诗文及正式文献,日常交流中更倾向使用数字表述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