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汉字点阵是汉字显示的核心技术,其核心原理和实现方式如下:
一、点阵基本概念
汉字由16×16或24×24等固定大小的点阵组成,每个点用0(背景色)或1(前景色)表示,形成二进制矩阵。例如,16×16点阵的汉字需用32个字节存储(每行2个字节)。
存储方式
- 横向矩阵: 主流字库采用横向存储(如UCDOS字库),字典按行存储,便于显示。 - 纵向矩阵
二、点阵的读取与显示
- 根据汉字的区位码(区码×94+位码)计算字模在字库中的偏移地址。例如,区位码10表示第10区第10位,地址为(10-1)×94+10=940+10=950。
显示函数示例
以下是16×16点阵汉字的显示函数模板(以DOS中断0x10显示为例):
```c
void DrawChar(int x, int y, unsigned char *font) {
int index = (区位码-1)*94 + 位码;
for (int i = 0; i < 16; i++) {
for (int j = 0; j < 16; j++) {
if (font[index] & (1 << (15 - j))) {
// 设置前景色像素
} else {
// 设置背景色像素
}
}
}
}
```
其中,`font`指向16×16点阵数据,每个像素用2位表示(1位前景/背景)。
三、局限性
放大失真
点阵汉字放大时会出现锯齿,无法实现平滑显示,仅适用于小字号场景。
存储效率低
每个汉字需占用固定字节数(如16×16点阵2字节/行),大量汉字会浪费存储空间。
四、现代应用场景
嵌入式系统: 如LCD显示屏,因资源限制仍广泛使用点阵字库。 复古系统
总结
点阵汉字通过二进制矩阵表示汉字形态,通过区位码定位字模并控制像素显示。其优势在于实现简单、成本低,但受限于放大效果和存储效率,已逐渐被矢量字体取代。理解点阵原理有助于掌握汉字显示的基础,为深入学习字体渲染技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