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违法分包和挂靠中收取的“管理费”处理问题,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非法所得的收缴
若承包方未实际参与工程管理,仅收取“挂靠费”“过账费”等名义费用,法院通常会认定为非法所得并予以全额没收或追缴。例如,2023年江苏某法院判决建筑公司因无实质履约行为收取5%管理费被没收。
实际履行情况的区分
若分包人、转包人或被挂靠人实际履行了管理义务(如组织施工、人员管理等),其主张的管理费可参照合同约定支持,但需提供充分证据。
二、相关责任与处罚
行政处罚
被挂靠人可能面临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吊销资质等级等处罚。例如,《建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包、出借资质的,可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并可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证书。
刑事责任
涉嫌犯罪的行为(如诈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将追究刑事责任。若因违法转包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还可能涉及《刑法》中关于工程质量的条款。
三、工程款结算标准
质量合格: 按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但计划利润部分通常不予支持。 质量不合格
四、实际操作建议
发包方应严格审查承包方资质,避免与无资质或挂靠单位合作,可通过住建部官网核验资质。
实际施工人若认为管理费过高,可依法主张调整或返还。
合同应明确管理费计算方式、支付条件及争议解决机制,减少纠纷风险。
综上,违法分包挂靠费的处理需结合是否实际履行管理义务、合同约定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需承担相应的行政和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