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被录取”与“被投档”的区别,结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核心概念差异
指考生档案被投递至高校的过程,由省招生办根据成绩和志愿匹配规则完成。投档分数线(分/排位)是判断档案是否投递的依据。
录取
指高校收到档案后,根据专业需求和招生计划安排具体专业的过程。即使档案被投递,考生仍需通过专业匹配、调剂等环节才能最终被录取。
二、常见原因分析
投档不等于录取
即使分数和排位达到投档线,考生仍可能因以下原因未被录取:
- 填报专业无法录取(未服从调剂);
- 不符合专业专项要求(如色盲、身高限制、单科成绩不足);
- 专业组内无其他可调剂专业。
档案状态差异
- 已投档: 档案已进入高校选择范围,但尚未完成专业分配; - 被录取
三、补充说明
分数与位次:在平行志愿中,若分数相同,部分院校会通过单科成绩(如语文、数学、英语)进行位次排序;
退档与补录:未录取考生可能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但需符合新批次的录取条件。
四、总结流程图
```
填志愿 → 录取分 → 投档 → 专业分配 → 录取完成
```
考生需关注 录取通知书(如《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果查询表》)作为被正式录取的官方证明。
若对投档状态有疑问,建议及时联系高校招生办或省教育考试院查询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