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高三志愿录取人数”的定义和注意事项,综合搜索结果说明如下:
一、核心概念
录取人数通常指高校计划录取的总人数,包括:
同分数考生被同一院校或专业录取的总和(基于位次投档);
高校根据招生计划设定的招生名额。
二、关键指标解析
第一志愿录取人数
指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数量。若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后续志愿的录取情况不计入首次志愿录取人数。
首次志愿录取难度
通过“第一志愿上线数”(填报该校的考生人数)与“第一志愿录取数”的比例来衡量。例如,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计划招生30人,但第一志愿上线数仅240人,说明竞争较为激烈。
征集志愿机制
当高校第一志愿未录满额时,会公布缺额计划,考生可在后续批次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采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但仅限未满足该校计划录取条件的考生。
三、重要建议
关注首次志愿录取人数
该数据反映了该校在本批次的录取竞争压力,是志愿填报时需重点参考的指标;
合理定位与梯度填报
结合自身分数、位次及高校招生计划,设置“冲、稳、保”三档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
利用招生计划表
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表,核对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分值及历年录取数据。
四、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的录取规则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征集志愿的流程等,需以本省《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手册》为准;
若对某高校或专业有明确意向,建议咨询该校招生办或老师,获取最新招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