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根据高考录取流程和状态划分,考生被学校录取的认定标准如下:
一、录取状态判定
表示考生档案已成功投递至高校,但高校尚未完成审阅。此时考生仍有机会被录取,但需注意:
- 若因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等原因被退档,档案可能进入"预备退档"状态;
- 部分省份可通过省级平台查询档案状态(如四川省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预录取
院校将录取意见提交至省级招生办审核通过后,考生进入预录取状态。此时基本等同于被录取,但需等待省招办最终审核:
- 预录取后一般不会退档,但最终录取结果仍需以省招办公告为准。
录取
录取名册经省级招生办审核签字盖章后,考生正式被录取。此时需完成以下事项:
- 收到高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
- 档案状态更新为"录取";
- 完成缴费、注册等入学手续。
二、其他确认方式
官方渠道查询
- 登录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输入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查询录取状态;
- 部分省份(如山东)提供"录取去向查询"功能,可核对高校、专业及录取分数。
高校渠道查询
未选择服从调剂的考生可通过高校官网,使用身份证号、姓名查询录取结果;
已录取考生需注意,高校校网查询仅适用于未调剂的考生。
电话查询
考生可拨打高校招生办电话,提供身份信息核实录取状态(部分高校开放此服务)。
三、注意事项
投档不等于录取: 即使档案被投档,仍需通过院校审阅及省招审核才能最终录取; 特殊状态处理
信息核对:查询时需确保输入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准确,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结果。
综上,考生需关注档案状态变化及官方通知,通过多渠道核实录取结果。若对状态有疑问,建议优先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