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聊城大学被普遍认为是二本院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招生批次定位
聊城大学在多数省份(如山东、福建、江苏、广东等)采用本科普通批次招生,而全国其他省份(如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则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按照“一本、二本”划分标准,其最前的批次为二本,因此被归类为二本院校。
历史沿革与办学层次
学校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属于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尽管是重点支持高校,但长期沿用二本招生模式。
新高考改革影响
自2017年起,全国实施新高考改革,取消了一本、二本批次划分,改为平行志愿录取。但学校仍按原有批次进行招生,因此“二本”标签沿用至今。
区域差异与考生认知
在山东等本省招生时,聊城大学属于一本批次,但跨省招生时普遍被视作二本,导致其整体定位偏向二本院校。
综上,聊城大学的二本属性主要源于招生批次划分及历史沿革,与新高考改革后的批次分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