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以下是关于有丝分裂记忆方法的结合口诀和表格对比,帮助系统化掌握各阶段特征:
经典口诀(按阶段划分):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形态固定,排列在赤道板)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并移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
扩展口诀(涵盖间期):
间期:复制合成量加倍(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末期补充:植物细胞需加“新壁建”(形成细胞板)。
时期 | 染色体行为 | DNA/染色单体变化 | 其他特征 |
---|---|---|---|
间期 | 染色质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 DNA: 2N→4N;染色单体: 0→4N | 细胞生长,准备分裂 |
前期 | 染色体缩短变粗,纺锤体形成 | DNA: 4N;染色单体: 4N | 核膜、核仁消失 |
中期 |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形态最清晰 | DNA: 4N;染色单体: 4N | 最佳观察时期 |
后期 |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 DNA: 4N;染色体: 2N→4N |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
末期 | 染色体解螺旋,重新形成染色质 | DNA: 4N→2N;染色单体: 0 | 核膜重建,细胞质分裂(动物缢裂/植物形成细胞板) |
特征 | 植物细胞 | 动物细胞 |
---|---|---|
纺锤体形成 |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细胞质分裂 | 形成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 | 细胞膜内陷缢裂 |
图像联想:结合中期赤道板整齐排列、后期染色体“X”形分离的典型图像记忆。
数字规律:DNA和染色单体数在后期不变,染色体数加倍。
对比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现象。
通过口诀和表格结合,可系统掌握有丝分裂的核心要点。如需动态图解或练习题,可参考来源中的完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