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根据检索结果,记忆串珠的使用方法涉及两种不同场景:手工串珠制作和记忆训练技巧。以下是分场景的表格化说明:
步骤 | 操作说明(左线/右线) | 交叉形成圈数 | 示例说明 |
---|---|---|---|
1 | 左线进洞:0 右线加珠:4 | 4 | 起始步骤,右线加入4颗新珠 |
2 | 左线进洞:0 右线加珠:3 | 4 | 右线加3珠后仍形成4珠圈 |
3 | 左线进洞:1 右线加珠:2(第1颗黑色) | 4 | 右线加入2珠(首珠为黑色),左线交叉穿末珠 |
4 | 左线进洞:2 右线加珠:1 | 4 | 用于转弯或收尾,左线过2珠后交叉 |
关键要点:
表格中的“进洞”指左线穿过已串珠子的数量,“加珠”指右线加入新珠数量。
交叉后形成的数字代表一个闭合圈的珠子总数(如“4”即4珠围成一圈)。
训练目标 | 操作方法(表格化步骤) | 示例应用 |
---|---|---|
颜色/形状辨识 | 1. 按颜色顺序串珠 2. 记录每种颜色数量 | 红→蓝→绿各5颗 |
数字记忆 | 1. 将数字编码为珠子颜色(如1=红,2=蓝) 2. 按数字顺序串珠 | 记忆“123”对应红→蓝→绿串珠 |
规律训练 | 1. 给定初始模式(如红-蓝-红) 2. 要求延续规律串珠 | 孩子需推理后续应为蓝-红-蓝 |
辅助工具:
可使用数字编码表(如“84=巴士,85=花菇”)将抽象数字转化为具体图像串珠。
手工制作需注意留足线长,并为钩环预留空间。
记忆训练建议从大孔径珠子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如需更具体的步骤或图示,可参考[串珠基本表格认识和看法.doc]或[串珠DIY手工制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