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以下是汉语四个声调的发音规则及记忆方法的表格结合五度标记法和实用技巧帮助快速掌握:
| 调类 | 调数 | 调值(五度标记法) | 调型符号 | 发音特点 | 例字 | 记忆口诀 |
|---|---|---|---|---|---|---|
| 阴平 | 第一声 | 55(高平) | ˉ | 高而平,音调稳定 | 妈 mā | "一声平"(手势水平) |
| 阳平 | 第二声 | 35(中升) | ˊ | 由中音升至高音 | 麻 má | "二声扬"(手势上扬) |
| 上声 | 第三声 | 214(降升) | ˇ | 先降后升,拐弯明显 | 马 mǎ | "三声拐弯"(手势V形) |
| 去声 | 第四声 | 51(高降) | ˋ | 由高音骤降至低音 | 骂 mà | "四声降"(手势下划) |
五度标记法图示:
阴平(55)如红线水平,阳平(35)如橙线上升,上声(214)如紫线先降后升,去声(51)如蓝线下降。
数字相加法:
调值数字相加:阴平(5+5=10)、阳平(3+5=8)、上声(2+1+4=7)、去声(5+1=6),数值从高到低对应1-4声。
变调规则:
上声连读变调:如“表演”(biǎo yǎn)实际读作35+214;
“一”“不”变调:如“一个”读作35+51。
手势辅助:
结合肢体动作(如手臂平举、上扬等)强化记忆。
标调位置:优先标在主要元音(a、o、e、i、u、ü),iu组合标在末尾u上。
i标调去点:如“mǐ”需去掉i上点。
通过表格和口诀结合练习,可快速掌握声调发音规律。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中的五度标记法图示或变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