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考研政治中的“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具体解析如下: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以主体身份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主体是人,手段包括工具等中介。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
实践是客观物质活动,主体、对象、手段均为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结果也外在于意识而客观存在,受客观条件制约。
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通过理性思维认识规律并改造世界,体现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不同社会形态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存在差异。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活动,决定其他实践形式,生成社会基本经济关系。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调整社会关系(如阶级斗争、社会管理)。
科学实验
以认识世界为目的的探索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四、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实践形成主体、客体、中介三要素的统一结构,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