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根据权威史料和学术研究,《大学》的成书时间早于《中庸》。具体分析如下:
- 《大学》:
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成书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于先秦儒家经典。 - 《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曾子弟子子思所作,成书时间晚于《大学》,同样属于战国初期。
- 两书原为《礼记》中的篇章,西汉时期被编入《礼记》,成为儒家经典。 - 宋代朱熹将《大学》与《中庸》从《礼记》中独立出来,合称“四书”,并确立《大学》为“四书之首”。
内容与影响
- 《大学》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等)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 - 《中庸》以“中庸之道”为核心,探讨天道与人性,提出“诚”为本体,强调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结论:
综合权威信息,《大学》成书时间早于《中庸》,两书在宋代被合称“四书”后,均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