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新高考对英语学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考试制度变革
部分地区将英语考试从“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两考”,考生可选择两次考试中的最佳成绩计入总分,降低单一考试带来的压力。这一改革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弥补薄弱环节,提升整体成绩的稳定性。
口语考试纳入
北京市自2021年起将口语考试纳入英语科目,与听力考试共同构成50分,采用机考形式,每年12月和次年3月各考一次,取最高分计入总分。这一调整强化了英语的口语应用能力,适应国际化交流需求。
二、能力与素养导向
强调综合应用能力
新高考英语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语法运用及文化理解,不再单纯依赖语法和词汇记忆。例如,阅读理解分值提升至2.5分/题,写作要求续写150词并应用高级表达。
文化意识培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理解和鉴赏中外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大量阅读拓展文化视野。
三、教学方式调整
教学评价优化
传统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需采用分层教学、走班制等灵活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方法转变
学生需从“刷题”转向“能力培养”,注重阅读策略、文本分析及写作逻辑,培养“哑巴英语”向“交流型英语”的转变。
四、学科地位提升
英语作为主科之一,其地位在新高考中进一步凸显。顶尖高校多采用全英语授课,国际科技交流也依赖英语,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英语成为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
总结:
新高考通过制度创新、能力导向和评价优化,推动英语从应试学科向综合语言能力培养转变,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语言应用、思维和文化素养。教师需紧跟改革步伐,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