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孔子于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四年)开始带学生出国游学,结束于公元前68年,历时约14年。以下是相关背景和细节:
孔子因在鲁国无法推行政治主张,于公元前497年辞去官职,带着数十名弟子离开鲁国,开启周游列国之旅。
主要行程
孔子的旅程覆盖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但未能在诸侯国实现政治理想。例如:
- 在卫国,卫灵公虽热情接待,但未给予孔子官职或政治参与机会;
- 在齐国,曾向齐景公献礼,但因晏婴反对未被重用;
- 在楚国,仅到达边境未深入交流。
重要节点
- 公元前497年: 离开鲁国,首站为卫国; - 公元前498年
- 公元前499年:抵达宋国,进行讲学;
- 公元前500年:访问魏国、陈国、蔡国;
- 公元前504年:抵达楚国边境;
- 公元前505年:尝试进入晋国未果,最终在黄河边感慨而返。
最终归国
公元前68年,孔子返回鲁国,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直至73岁去世。
孔子的周游列国不仅是政治理想的追求,也是文化理念的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