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播音艺考兴趣课的设置需要兼顾趣味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课程设计建议:
一、课程目标
掌握普通话发音、语音语调、气息控制等基础技能;
通过模仿秀、脱口秀、新闻播报等形式,培养语言组织与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趣味活动与积极反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与方法
- 发音与共鸣:
通过口部操、绕口令(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和共鸣训练(鼻腔、胸腔共鸣);
- 调值与吐字:学习声调变化、轻声、儿化等技巧,结合绕口令强化发音准确性。
- 情感与节奏:
通过诗歌朗诵、新闻播报训练,掌握情感基调、停连重音等技巧;
- 即兴表达:设置模拟场景(如访谈、辩论),练习快速备稿与现场反应能力。
- 教学游戏:
叠报纸、猜谜语等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 角色扮演:模拟主持人身份,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三、教学策略
采用小组讨论、互相点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适时加入幽默元素,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赞美;
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不同难度任务,避免强迫练习。
四、课程安排
每周课时:建议安排4-6次课程,每次1.5-2小时;
阶段划分:基础训练2个月,表达技巧1个月,模拟考试1个月。
五、资源与评估
教学设备:配备麦克风、音响、投影仪等,提供录音设备进行作业评估;
进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模拟考试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设计,既能系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又能保持学习兴趣,为艺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