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心理学专业报考教师资格证时,需根据所从事的教育阶段选择对应的科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学科分类与对应资格证
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可报考与专业对口的 心理健康教育
科目,该科目于2017年下半年新增为教师招聘的独立学科,适用于小学、中学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学科代码与考试内容
- 笔试科目:《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面试要求: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进行。
二、其他相关说明
学科归属:心理学不属于传统13个学科,但属于理学范畴。不过,非师范类考生无需严格匹配学科门类,可选择相近科目(如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等)。
职业发展: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后,可在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学工作,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
证书类型: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后,可获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与学科教师证具有同等效力。
报考建议:若计划从事高校心理辅导工作,需关注高校专项计划或成人教育体系中的心理学教师招聘要求。
综上,心理学专业报考教师资格证应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科目,并关注学科代码及考试内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