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中的“K段”,其含义需结合不同省份的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来理解,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 分省录取规则中的K段
K段是部分省份(如甘肃省)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一个批次,通常指考生被录取的最低志愿专业所对应的志愿序号。 例如,填报K1志愿的考生,其成绩需在全省排名前10%的考生中选择;填报K2志愿的考生,则在10%-20%的考生中选择,以此类推。
与普通批次的区别
- 普通类本科录取分为提前批、一批、二批、三批,而K段属于特殊类型批次,通常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后、本科批之前。
- 特殊类型批次包括中职对口升学招生(本科)、民族班等,与普通专业录取规则不同。
二、 志愿顺序中的K段
在部分省份(如甘肃省)的顺序志愿填报中,K段表示考生填报的最后一个志愿,属于 备选志愿。- 若考生未被前K段志愿录取,则会依次考虑后续志愿;
若所有志愿均未被录取,则按顺序退档,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注意事项
专业类别差异:
K段可能对应特定专业类别(如理科K段、文科K段),需注意填报时专业类别与志愿顺序的对应关系。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合理分配志愿顺序和院校选择,以提高录取机会。
以上解释综合了不同省份的招生政策,具体以当年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