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教授10以内减法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结合情境化教学、操作实践和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
一、情境化教学法
生活化场景引入
通过“小猴吃桃”“分水果”等趣味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并解决问题。例如:3只猴子吃掉2只,还剩几只?
动态资源辅助
使用课件展示动态画面(如鸟窝里小鸟飞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自然理解“0”的概念及减法含义。
二、操作实践法
实物操作(小棒/积木)
摆放小棒或积木,直观演示“拿走”过程。如8-2时,先摆8根小棒,拿走2根后数剩余数量,强化减法“减少”的概念。
数轴辅助理解
在数轴上标注数字,通过“往回数”直观展示减法运算。例如6-3,从6往左数3格得3。
三、思维引导法
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下减
让学生记住被减数,从大数开始倒着数减数。如6-3,心里想6→5→4→3,得出结果3。
分解组合技巧
先掌握5以内数字的分成(如4=2+2),再通过补数法扩展到10以内。例如7-4可转化为7-2-2。
四、总结强化法
操作后回忆
操作完成后,让孩子不看实物描述过程,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儿歌记忆法
教授简单口诀(如“5的分成”),帮助学生快速计算。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能在趣味中掌握10以内减法,形成直观、灵活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