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对待英语学困生的家长,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通过关注、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家庭背景
通过家访、电话或面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
发现闪光点
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如作业完成度的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增加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加强家校沟通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或电话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及进步空间,同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环境。
转变家长观念
针对部分家长对英语学科重视不足的问题,通过家长培训、案例分享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到英语学习对升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鼓励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英语教学活动,如“小老师工程”,让学困生带动其他同学,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提供针对性支持
个性化辅导方案
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营造积极氛围
在班级中倡导尊重和包容的价值观,避免对学困生进行冷落或讽刺,用“三心”(诚心、爱心、耐心)对待他们,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竞赛、多媒体资源等手段,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积分制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四、建立合作机制
家校联合帮扶
与家长共同制定行为改进计划,定期评估效果,必要时调整策略。例如,针对自卑内向的学生,教师提供心理疏导建议,家长配合调整家庭沟通方式。
资源共享与联动
与社区、图书馆等资源机构合作,为学困生提供课外学习支持,如英语角、阅读材料等。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关注学困生的个体需求,又能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