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家长学会如何提问孩子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整理的提问技巧:
一、提问的时机选择
当孩子情绪低落或高兴时,及时提问能引导他们表达感受。例如:
- 孩子闷闷不乐时:“宝贝,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可以和妈妈说说吗?”
- 孩子兴奋时:“妈妈听说你今天做了件好事,快和妈妈分享一下吧!”
针对具体行为或困惑提问,避免空洞询问。例如:
- 学习困难时:“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呢?”
- 社交问题时:“你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能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吗?”
二、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用“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例如:
-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 “如果重新做一次,你会怎么做?”
启发式提问
提出问题后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孩子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例如:
- “你觉得鱼在水里呼吸吗?”(激发好奇心)
- “如果今天能多读一本书,明天会怎样?”(培养责任感)
情景模拟提问
通过假设情境让孩子推理。例如:
- “如果你迷路了,会怎么找妈妈?”
- “陌生人给你糖果,你该不该接受?”
反问与追问
用反问激发思考,如:“你再解释一遍为什么这么做吗?”或追问:“那还有其他可能吗?”
三、提问的态度与原则
保持中立
避免情绪化表达,例如不说“你一定错了”,而是问:“你认为呢?”
尊重与接纳
认真倾听孩子的回答,不轻易打断或批评。例如:
-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 “你的想法很独特,能和妈妈分享更多吗?”
适度难度
问题应与孩子年龄和思维能力匹配,避免过度复杂。例如:
- 小学阶段: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 青春期: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四、特殊场景的应对
孩子不愿回答时: 暂停话题,等孩子平静后再尝试,或承诺稍后回应。 答案错误时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不仅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责任感。关键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境灵活调整提问方式,营造开放、尊重的沟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