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绪
识别情绪触发点:记录情绪爆发的情境、时间和原因,找出导致失控的常见因素。
深呼吸和冥想:当感觉情绪即将爆发时,暂停一下,进行深呼吸,尝试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当前的情况。
情绪管理技巧
“黄金60秒”法:
1. 控制情绪:深呼吸,平稳情绪。
2. 判断事态:确保孩子安全。
3. 准备互动:轻描淡写地问孩子正在做什么。
4. 了解问题:思考孩子行为的原因。
5. 声明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什么,并指导正确的行为。
6. 强调规则:明确家庭规则,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惩罚。
半小时效应:给自己立规矩,不管多愤怒都不马上发作,等半小时后再处理。
纸条仪式:写两张纸条,一张描摹坏脾气,另一张写下改变坏脾气的愿望,销毁第一张,第二张贴起来提醒自己。
意念疏散:将意念投注向身体内部,集中注意力寻找不舒服的部位,想象纯净的气体或水流包围并驱赶浊气。
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
使用“我”语言:用“我”语言表达感受和需求,如“我感到很失望,因为你没有如约完成作业”。
倾听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喋喋不休的指责。
设定合理的期望
接受孩子的不足:设定合理的期望,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等因素。
寻求外部帮助
咨询心理专家:如果无法有效管理情绪,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或儿童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
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通过这些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控制脾气,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记住,改变需要时间和坚持,只要持续努力,家长和孩子都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