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数学边写边读的教学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结合数位认知和操作实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一、核心方法:数位分级教学
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写,例如1234,先读千位“1”,再读百位“2”,依此类推。通过分阶段练习(如百位、十位、个位),帮助学生建立数位顺序感。
结合操作工具
使用计数器、小棒等实物辅助教学。例如,用10根小棒捆成一捆,演示“十”的概念,再逐步增加小棒理解“几十几”的组成。
二、具体实施步骤
导入与感知
通过实物(如小棒、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分布,明确个位、十位等概念。例如,展示12时,指出十位1表示1个十,个位2表示2个一。
同步读写练习
教师示范时,边拨珠子或写数字边读数,如“十位3,个位5,读作三十五”。学生模仿练习,强化读写同步性。
分级巩固
- 10以内: 通过数手指、数物体等直观方法,结合数字卡片练习读写。 - 20以内
- 100以内:通过数位图、数小棒等,逐步掌握百位、十位、个位的读写规则。
三、注意事项
规范书写
强调数位对齐,如百位写在左,十位和个位写在右,中间用0占位(如205写作205)。
零的读法
重点讲解“零”的读法,如102读作“一百零二”,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多样化练习
通过填空、读数比赛、小组竞赛等形式,增加趣味性,巩固边写边读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能逐步掌握从高位到低位的读写规则,形成系统的数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