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以图编数学故事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创意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案例:
一、核心步骤
根据数学知识点(如加减法、数列、几何图形等)选择相关图像。例如,用四宫格连环画展示数列规律,或用几何图形拼贴画表现形状转换。
设计角色与情节
创建贴近生活的角色(如小明、淘气等),通过故事情节引入数学概念。例如,小明和爸爸钓鱼时分别钓到3条和1条鱼,共4条;或淘气往返拿书包、文具盒耽误时间,计算总用时。
图文结合与互动
在故事中穿插数学问题或挑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四宫格连环画中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学生需找出规律并验证;拼贴画故事中,学生需将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转换为实际物品(如树、房屋),理解形状属性。
二、案例参考
四宫格数列故事
小明看到四宫格画:3, 6, 9,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数加3,得出答案12。朋友们用类似方法探索不同数列规律,最终发现“魔法变量”为3。
几何图形拼贴画
学生将三角形变成大树、长方形变成房屋,圆变成气球和太阳。通过创作过程理解形状特征(如边数、对称性),并分享作品增强互动。
三、注意事项
简单易懂: 语言简洁,避免复杂词汇,确保低年级学生理解。 贴近生活
互动设计:设置问题或填空,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或推理。
通过以上方法,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