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加减乘除的算式书写需遵循基本运算规则和符号规范,具体如下:
一、基本符号与定义
用“+”号连接两个数,表示求和。例如:(3 + 4 = 7),其中3和4是加数,7是和。
用“-”号连接被减数和减数,表示求差。例如:(7 - 3 = 4),7是被减数,3是减数,4是差。
用“×”号连接两个因数,表示求积。例如:(2 × 3 = 6),2和3是因数,6是积。
用“÷”号连接被除数和除数,表示求商。例如:(6 ÷ 3 = 2),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
二、运算顺序规则
无括号情况:先乘除后加减。例如:(2 + 3 × 4 = 14)(先算(3×4=12),再算(2+12=14))。
有括号情况:先算括号内内容。例如:((2+3)×4 = 20)(先算(2+3=5),再算(5×4=20))。
三、基本等式关系
(a + b = c),则(a = c - b),(b = c - a)(加数与和的关系)。
(a - b = c),则(a = b + c),(b = a - c)(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
(a × b = c),则(a = c ÷ b),(b = c ÷ a)(因数与积的关系)。
(a ÷ b = c),则(a = b × c),(b = a ÷ c)(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
四、注意事项
除数不能为0,否则算式无意义。
符号需规范书写,避免混淆(如“×”与“×”连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