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挂靠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时,需严格遵循合法性、规范性及风险防控原则,具体要点如下:
一、合同主体与资质要求
双方均需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企业需营业执照,个人需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建造师)。
合同中需清晰标注双方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等基本信息,避免混淆。
二、核心条款设计
明确资质使用范围(如仅限资质维护,禁止项目施工、投标等),并限定挂靠期限(通常1-3年)。
采用书面协议,明确费用标准(年付/半年付/季度付)、支付方式(银行转账优先)及时间节点,防止拖欠。
区分个人社保与企业社保,明确变更责任归属,避免强制同步社保带来的风险。
三、风险防控措施
约定因资质使用产生的法律纠纷或经济损失由哪方承担,如被挂靠方违规导致的风险由其承担。
明确违约情形(如未按时支付费用、擅自变更资质用途)及赔偿标准。
选择仲裁或诉讼作为争议解决方式,并明确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
四、合同形式与生效
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口头协议难以保障权益。
双方签字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若未及时签署可能影响履行。
五、特殊行业限制
建筑领域:企业挂靠承包行为属违法行为,个人挂靠需特别注意资质用途限制。
建议:签订前可咨询专业律师审核合同条款,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