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提问技巧
具体场景+学科细节+家校协作:使用具体场景描述,结合学科细节,提出家校协作的需求。例如:“老师好,孩子在小组讨论环节通常会主动发言吗?最近我们在家训练他先写关键词再表达,不知道课堂上是否需要特别关注这点?”。
避免无效提问:不要问得太宽泛或频繁,比如“上课怎么样”这种问题,老师很难给出具体回答。
利用黄金回复时段:老师通常在晨会前、午休改作业间隙和下班后比较空闲,可以在这些时段提问。
提问禁区与加分项
避免提问禁区:不要问老师拍孩子上课视频、分享孩子照片、比较孩子成绩、建议报辅导班等问题,这些都可能让老师感到不适。
增加互动性:通过分享孩子的学习进步或具体问题,触发老师的专业成就感,增加互动。
示例提问
课堂参与度:“老师,孩子在小组讨论环节通常会主动发言吗?最近我们在家训练他先写关键词再表达,不知道课堂上是否需要特别关注这点?”
作业问题:“老师辛苦,孩子说本周数学作业第3题类型比较新,他用了两种解法但不确定思路是否正确,方便时能否请您看看他的解题过程有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
行为习惯:“老师您好,孩子说最近课间会和同学玩反应力游戏,不知道这类活动是否影响了预备铃响后的快速收心?我们需要在家做哪些配合训练?”。
通过以上方法和示例,您可以更有效地在家长群里询问作业情况,同时避免引起老师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