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家访实录的家长填写内容,可参考以下结构进行撰写:
一、基本信息部分
- 精确记录老师到访的日期、时间,以及家访地点(如学生家庭住址或学校教室)。
参与人员
- 列出参与家访的教师姓名、职务,以及学生姓名、年级班级。
二、家访过程记录
教师反馈(学校情况)
- 教师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例如:“该生课堂表现积极,作业完成质量较高,但需加强时间管理”。
家长反馈(家庭情况)
- 介绍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习惯、作息规律、兴趣爱好等,例如:“孩子每天主动完成作业,阅读兴趣浓厚,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互动交流内容
- 记录双方讨论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案及共识,例如:“针对数学薄弱环节,建议增加练习题;家长将配合学校开展阅读计划”。
三、教育建议与展望
对孩子的期望
- 明确学业、品德、兴趣等方面的目标,例如:“希望孩子能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责任感”。
问题与建议
- 客观分析孩子存在的困难,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例如:“若作业完成效率低,可尝试分段完成法”。
家校合作计划
- 确认后续沟通方式(如电话、微信),约定定期反馈机制,例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进度交流”。
四、总结与感谢
感谢教师: 对老师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例如:“感谢老师主动家访,让我们更了解孩子”。 自我反思
注意事项
保持客观真实,避免过度夸大或贬低孩子表现;
重点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而非仅关注成绩;
签字确认记录完整性,便于后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