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列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已知条件、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辅助分析。
选择一个合适的字母(如$x$)表示未知数,其他未知量用含$x$的整式表示。例如,设速度为$v$,时间为$t$,路程为$s$时,可设速度为$x$,则时间用$frac{s}{x}$表示。
列方程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常见的等量关系包括: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如:$v times t = s$)
- 速度×时间=路程(如:$v times t = d$)
- 单价×数量=总价(如:$p times q = c$)
- 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或公式建立等量关系。
解方程
按照运算规则解方程,注意:
- 移项要变号
- 同分母先去分母,有括号先去括号
- 检查解是否为负数或不合理值。
检验答案
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验证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同时检查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人数、长度等不能为负数)。
答语
写出完整的答案,包括单位名称和解释性文字。例如:“当$x=5$时,$y=2x-3=7$,符合题意。”
二、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等量关系选择
- 优先从题目中的关键语句(如“比……多/少”“总共”“平均”等)寻找等量关系。
- 对于几何问题,可利用面积、体积公式建立等量关系。
特殊题型处理
- 行程问题: 若速度不变,可列“去时时间+1=返回时间-1”。 - 工程问题
- 价格问题:利用“总价不变”原则列方程。
- 检查解是否为整数或符合实际范围(如人数、长度等)。
- 若出现增根(如分母为零),需重新审视方程列法。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
汽车从A地到B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法
1. 设计划时间为$x$小时,则:
- 去时时间:$x-1$小时,路程为$60(x-1)$千米;
- 返回时间:$x+1$小时,路程为$40(x+1)$千米。
2. 根据“路程相等”列方程:
$$60(x-1) = 40(x+1)$$
3. 解方程:
$$60x - 60 = 40x + 40$$
$$20x = 100$$
$$x = 5$$
4. 检验:代入原方程,$60 times 4 = 40 times 6$,成立。
5. 答:AB两地距离为$60 times 4 = 240$千米。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系统地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准确找等量关系,并规范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