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高等教育
科普综合平台
关于家访形式的填写,家长需要根据实际家访类型选择对应的记录方式,并确保内容完整、客观。以下是具体填写建议:
一、家访形式选择
记录面谈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交流内容,重点描述学生在校表现、家庭环境及教育建议。
线上视频家访
注明平台名称(如腾讯会议)、时间、参与人员及互动要点,需确保技术设备正常运行。
电话家访
记录通话时间、沟通内容及问题反馈,适合快速了解学生近况或紧急事项。
混合模式
说明组合方式(如线上+线下)及具体安排,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
二、填写内容要点
基本信息
- 家访日期、时间、地点
- 参与人员姓名及职务(班主任/任课老师)
- 学生姓名、年级、班级
学生情况
- 学习表现:学科知识掌握、课堂专注度、作业完成情况
- 行为表现:遵守纪律、与同学相处、集体活动参与度
- 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时间管理、兴趣爱好培养
家庭环境
- 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
- 成员健康、发展及认知能力
- 家庭教育方式及支持系统
沟通内容
- 家长咨询的问题及描述
- 家长需求与期望(如学习辅导、行为矫正)
-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配合建议
评价与建议
- 对教师工作的客观评价(如沟通态度、专业能力)
- 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如课程设置、活动组织)
- 约定后续跟进事项
三、注意事项
结构清晰:分点记录,便于后续整理
及时反馈:填写完成后主动与教师确认内容
隐私保护:妥善保管家访记录,仅用于教育目的
通过规范填写,既能体现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也能有效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学生成长。